广东春节习俗大盘点
导语 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,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,同时,各地的过年习俗也是不一样的,广东人过年的习俗都有哪些呢?俗话说:“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”,惠州本地宝小编和你一探究竟吧!
1、准备新衣服
家道富足者,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;不富有者,不能购齐新衣着,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。的确,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。有些老年人,把去年穿过的旧衣,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,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,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,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。此习来由没有很详尽的记载,但和节前的“扫尘”是有联系的,应该是由其衍生而来,同有“祈新岁之安”之意。这时候要数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。。。
2、贴春联、年画
大门、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,门楣贴"利是",门板贴门神或"福","大吉"等字。厨房、牛栏、猪圈、鸡栅、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"财丁两旺"、"六畜兴旺"等红纸"桃符"。大厅和卧室、客房均贴上新年画,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!
3、洗柚叶澡
在春节除夕这天,当地人早上摘回柚叶,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,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,其意是把污秽、"穷气"、"衰气"洗掉,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。
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、新帽、新袜、新鞋,从头到脚焕然一新,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。因此,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。
4、拜祖先
腊月三十日早餐后,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,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。午后,陆续有人携礼盒、三牲、炮竹、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。行礼之后,放炮竹,有的放铳。
每到大年三十午后,祖祠香火缭绕不断,炮竹声不绝于耳,一直延续到黄昏。好不壮观啊!
5、送压岁钱
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,长辈要分钱给后辈,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。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,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,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。这俗称为“压肚腰”,意谓一年从头到尾,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、富富裕裕。特别有趣的是,小孩临睡前,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,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。
6、做酥角,做煎堆,包粽仔
做酥角,做煎堆,包粽仔,做誓在过年前几天,就要做酥角、煎堆、誓(类似糕点)及一些各种名堂的糕点,还有包粽仔等,相对于一些地方过年要做年糕的习俗。不过近10年,酥角已经很少做了。煎堆超市、商店有得买也比较少人做了,而且煎堆多是珠三角一带特色。
7、舞狮,舞龙
舞狮,舞龙广东过年也又舞狮和舞龙给人拜年。舞狮和舞龙,动作性强,极富观赏性。舞狮大约始于汉代后,也是我国民间喜庆节日的传统表演项目,春节、元宵最为多见。
从那时起人们就把雄健、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、勇敢的象征,又模仿狮子的形象和动作,逐渐形成狮舞,庆典喜日以此为乐,并期望驱魔辟邪,故有“辟邪狮子”之称。
舞者各持棍撑起一节,由一人持绣球在前面戏龙,引诱龙去抢扑、戏耍,尽力模仿龙戏宝珠的各种姿势,忽左忽右,忽高忽低,忽摇头忽摆尾,或腾跃,或翻滚,或直立,或盘旋。在不同大小的场地表演出不同规格的动作。表演时有锣、鼓伴奏,龙随乐舞,舞狂乐沸!
8、拜年,送大桔
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,一盆水仙,或者一棵桃花。为什么桃花是一棵,而不是一支?是的,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。
拜年的人,无论带了多少礼物,其中大桔(潮州柑)是不可少的。大桔取其谐音“大吉”,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,但是不能是奇数。
9、吃团年饭
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,除夕将至。于是,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、最富意义的团年饭。团年饭,顾名思义,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,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。
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,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,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,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。
10、逛花市
逛花市,行花街这个是广东的传统习俗哦~~春节逛花市的风俗,据说在中国唯广州独有,花市,老广州叫“花街”,粤语说“唔行花街唔算过年”,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~~~~
广州的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。逛花市,行花街,然后买些花、柑(与金谐音)、桔(与吉谐音)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不可少的,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,寓意一年花开富贵,万紫千红,大吉大利。摆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挂上红红的利是封。